文化联合网 门户 美文天下 查看内容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二)

2020-12-14 15:29| 发布者: 安举贤| 查看: 394| 评论: 0|原作者: 任法融

摘要: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 ...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解:此章是《道德经》下篇的首章。上篇开宗称“道”,下篇起首明“德”。“德”继之于“道”。“道”有“常道”、“可道”之分;“德”有“上德”、“下德”之别。“道”与“德”的特性已述于前。此章只谈“道”,“德”,“仁”,“义”,“礼”五者的关系。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源于“道”,通于“道”,其体性特征亦同于“道”。“道”无形无象,含藏而不显露,空虚而无迹象,却无所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无所不成。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不自恃、自彰。此种特性应之于人,则为“上德”。“上德”和“常道”一样,是内在的,实质的、无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因而,无形的“道”是大“道”,无形的内在之“德”是“上德”。这种非形式主义的“德”好象无“德”,其实是真正的大“德”、“上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纯粹素朴、虚无自然、至诚不妄、无心作为者,是“上德”之特性。反之,有意作为,故意彰示其德,做了好事只怕别人不知道,这种外在的、形式上的、故意彰示的“德”,是谓“下德”。“下德”处处显示为很有“德”,其实还算不上“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常道”的体性是自然无为。体现“常道”体性的“上德”是无为的。这种“无为”不是有意的,而是自然的。此谓“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的有为不是无意的、自然的,而是故意的、有心的、非自然的。此谓“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纯粹素朴、真诚无妄、自然无为的“道德”充实于内,仁义礼智自然显之于外。道德是根本,仁义礼是枝末。事物无本,焉能有末?故黄石公《素书》曰:“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夫欲为人之本者,不可无一焉!”此言“道”、“德”、“仁”、“义”、“礼”五者的关系是根杆与枝叶的关系。
出于自然,不是有心有意去为“仁”者,谓之“上仁”。
有分别,有果决,惩奸除暴,济困扶危,顺天应人,不循私情者,谓之“义”。
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父慈子孝,恭谨讦浪者,请之“礼”。
“上仁”继之“上德”,是无为的。“上义”继之“下德”,是有为的。以“上礼”的科条礼教约束人,无人应声和履行,这时,不得不伸出胳臂用力拉拽,强迫人们去遵守。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是主体,“德”是作用,“仁”、“义”、“礼”是主体的作用的表现形式。如失去了“道”(主体)而再去讲“德”,(作用),相似失去了车马而论引重致远,是为空谈。再如失去了主体之作用而去讲主体之作用的表现形式,犹如树木根杆已毁再求枝叶丰茂,岂非妄言!尤其讲到表现形式“礼”的时候“道德”基础已无、忠信已薄,祸乱由此而始,故曰:“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之本体贵乎敛华就实,守朴还淳。如持华去实,乃是愚昧的开始。
因此,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能掌握本末之机,实华之要,还淳以复其厚,而不恪守浇薄;反朴以顾其实,而不炫识以求其华。因而,真正的进道修德之人应去其薄华,取其厚实。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注解:“昔之得一者:”昔:指天地万物的开始。一:指先天的混元一炁,亦指阴阳平衡,和谐统一之特征。
未有天地万物之前的混沌之初,是为先天的混元一炁,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大无小,无贵无贱,是谓混然一体。此谓之“一”。
“天得一以清,”天地万物皆依次混然一炁而生,由一至万,“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在阴阳始判,清浊兆分之际,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因天得此“一”,故有日月星辰之运转,春夏秋冬之交替,风云雨雷之兴作。天道运行,万类白化,始终处于和谐有序状态,一派清明之景,毫无混乱之象。此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先天混元一炁的基本特点,是阴阳平衡,和谐统一。由重浊之气下降凝聚而成的地球,内有核、幔、壳三层,外分熟、温、寒五带,布局严整,井然有序,自然运转,平稳安宁。若阴阳不平,失去统一必火山爆发,地震,山崩,灾祸四起。只有得此“一”,方能不失常序,平稳安宁。此谓“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周易》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此“神”指阴阳二气的功能及妙用。阴阳二气交感,达到平衡与统一是谓混元一炁。故“一”即道。“道”虽无形无象,却生物生人,为“众妙之门”。此生化之门至妙至灵。此谓“神得一以灵”。若阴阳不平,二气不交;和谐破坏,则不能生物生人,妙灵之性亦必丧失矣。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注解:“反者,道之动。”
宇宙万物繁盛的反面——虚静之处,含藏着无穷的生发动力,故《周易•系辞》下传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一德之盛也。”
现以十二月之卦象的运变为例,阐述这一规律:
十月,为至阴至静之时,其卦为坤,其象为10,六位皆阴,是纯阴之体。此纯阴之体不能久留,必移于十一月。
十一月,虽为至寒,但一阳已生于下,其卦为复。复者,一阳来复也,其象为11,五位属阴,一位属阳。所谓”冬至一阳生”,乃是此意。渐趋于十二月。
十二月,其卦为临,其象为12,临即天地之生气到来之意。由此渐移于正月。
正月,其卦为泰,其象为01。泰者,通也,即天地生气通畅之意。万物草木皆应此而生。此时三阴三阳、阴阳相等,气候温平。所谓“三阳开泰”即是此意。天开于子为一阳,地辟于丑为二阳,人生于寅为三阳。“春”字三横是表示三阳。中间透一“人”字,是取人生于寅之意,下有一“日”字,是取日光普照才得春暖花开之意。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由三阳所致。天道运行,必移于二月。
二月,其卦为大壮,其象为02。壮者,草木由幼弱至壮之意。此卦四阳二阴,阳大于阴,此为壮盛之意。渐移于三月。
三月,其卦为夬,其象为03。夬者,决也,阳决阴也。只有一阴,阳势强大逼决一阴之意。渐移于四月。
四月,其卦为乾,其象为04,乾为纯阳,是阳极之谓,此时万物迅猛生长,达至极盛。物极必反,阳至而阴。在阳达至极之时,必然生阴。故至阳的四月必移于一阴的五月。
五月,其卦为姤,其象为05,姤者,遇也,阳遇阴也。虽上有五阳,但下已有一阴渐生,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已开始逆转,向阴回复。渐移至六月。
六月,其卦为遁,其象为06,遁者,退藏也。是阴渐长而阳渐退藏的意思。
七月,其卦为否,其象为07,否者,塞也。此月虽是阴阳平衡之时,但生气已闭塞,与正月相反。正月是三阴在上而渐消,三阳在下而渐长;七月则是三阳在上而渐消,三阴在下而渐长。此谓之否。
八月,其卦为观,其象为08。观者,看也。是阴气显著而大为可观之意。
九月,其卦为剥,其象为09。剥者,落也。即万物雕零,衰落之意。
十月,又复坤卦,达至纯阴,万物枯亡,生机已尽。但阴极必反阳,冬至一阳生,又会阳长阴消,进入下一周期。坤卦虽是纯阴主体,天地万物的生机均含藏于其中。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万物是在阴阳消长中,往来伸屈,周而复始地运化着,但繁盛的反面即虚静之处,含藏着无限的生发动力。这就是“道”的运化规律。所谓“反者道之动”,盖是此意。
“弱者,道之用。”事物的运化是向反面趋移,是阴至而阳,阳至而阴,物极必反。
从这一运动的规律看,立足于冬,必走向夏;立足于夏,必走向冬;立足于昼,必走向夜;立足于夜,必走向昼;立足于盛,必走向衰;立足于衰,必走向盛。
同样道理,立足于刚,则必走向柔;立足于柔,则必走向刚;立足于强,则必走向弱;立足于弱,则必走向强。只有立足柔弱,才能走向刚强。凡强大之物皆来自弱小,“合抱之木生于毫未”。因而,只有处事柔弱,不争、谦下,方可成就大事业,达到成功之目的。这就是“为无为而无不为”。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是指天地阴阳之有形象的事物。“无”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无极,即“道”。”万物”,指芸芸丛生的亿万生灵。
天下芸芸丛生的亿万生灵产生于天地阴阳,天地阴阳来自混元一气的无形大“道”。
本章主要讲了自然界的辩证法。一年十二月对应卦象:
10坤  11复  12临  01泰  02大壮   03夬  04乾  05姤  06遁  07否  08观   09剥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解:“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清静无为的真常之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空洞虚无,至为微妙,完全不同于凡见的万事万物。天性纯全,未被后天机智情欲凿丧的上等之士闻之,必能领悟其奥妙,躬身以行。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天性半备的中等之士闻此道,虽能略知其中奥妙但较肤浅,半信半疑,因而若行若止,顾虑重重。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下等之士,其天性全被七情六欲、机智巧诈而蒙蔽,不知进道修德,只想贪享世味,追逐名利,其心其行,背道而驰。因而,他们闻知恬淡无为的大道,根本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哈哈大笑。如果不被这般人嗤笑,就不足以显示它的重大意义了。
“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关于上士闻“道”的勤行、下士闻“道”的大笑,于此立言明示:
明了大“道”的人,不露锋芒,含藏内敛,不尚机智,庸庸愚愚,似无所知;对大“道”有进向的人自然无为,潜默自修,暗然自养,事事不敢为天下先,处处以为已不足;讲“道”之人,言行举止,平常自然,于众生同处,而丝毫不出风头,无异常人。
“上德若谷,”“无为”之德,谓之“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而,广大之德,亦如谷之空虚一样,能容能纳而不见其德。
“大白若辱,”彻底明白妙道之人,修内而忘外,不择贵贱,不介是非,忘其尊卑,居下而自安。
“广德若不足,”有大德的人,谦虚自慎,常常感到自己德不足。
“建德若偷,”建德之人,虽积德已厚,却自以薄处。“质真若渝,”天真纯素,真诚不妄之人,内心虽朴实敦厚,外貌如素体,可随方就圆,顺五色而变。
“大方无隅,”端方正直的人,虽坦然大公,堂堂正正,却似一大中至正之圆,无棱无角,不伤害他人。
“大器晚成,”成大器的人,无不经受长期磨炼,艰苦奋斗。姜尚直至八十余岁才辅佐文王灭纣兴周,大展宏图,功勋卓著。此乃“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
“大音希声,”大“道”“听之不闻”,犹“视之不见”,因而,最大的声音是无声,谓之“希声”。
“大象无形,”“道”无形象,“视之不足见”。因而,最大的物象是无形之象。
“道隐无名。”虚无自然的真常之道,隐含在天地万物之内,无名象可睹可闻。此谓“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大“道”虽无形象,下士闻之而大笑,但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才得之以成。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太空生出一气,一气分出阴阳二气,二气合和生出中合之气,阴、阳、和三气生出自然万物。
这是宇宙起源论,指出三气由虚空生出,万物由三气生出。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自然万物虽千差万别,形态各异,但它们都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都包含着阴阳两种物质因子,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这两种相反而矛盾的物质因子是互相补充、彼此和谐的,它们是对立统一的。
阴阳二气的妙用在于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常人最厌恶的是“孤”、“寡”和“不谷”,而至为尊贵的帝王却自称为“孤家”、“寡人”。这是虚心谦下,上下取和之意。事物常以谦下损已而得益,以尊贵益已反招祸。为人谦下,则受益不浅;高傲自大,必有损于己。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古之以此道理教化人们,教人戒骄戒躁,谦让居下,忍辱仁柔,我也以此而教之。
横暴强梁之人,仗权势,施淫威,伤天害理,他们必自种恶果,成为众矢之的,不得好死。我将以此为鉴镜,作为教育自己的根本。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遍满太空的真空妙气,虽至虚至柔,却可驰骋天下,渗入任何致密而坚硬的物体,在里面自由出入,穿来穿去。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我由此可以类推,“无为”也和这种无形之气一样,可以无所不至,无所不为,无所不成,有着特殊的效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不言而教,不令而从,无为无造,无形无象,然而,它的功能是天下任何事物不能期及的。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解:“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虚荣和身体相比,那个最亲?身体和钱财相较,那个最多?得到名利却命丧黄泉,那个是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贪图名利之心愈甚,劳人身心、耗人精气愈多。不义之财积藏的越多,招祸身亡的危险性越大。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誉钱财皆为身外之物,人不可没有它们,但取之有道,得之有理,享之有量,不可贪之过甚。只有知道满足,才不会遭辱身之祸,只有适可而止,才不会遭亡身之灾,而可以平安无事,免遭祸殃,寿尽天年。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注解:“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生万物、成万物者,是气化的自然之道,然则无形无象,犹若缺然不足。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充满宇宙的自然元气,好似真空一样,但它可生物生人,妙用无穷无尽。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真空妙气,生育成就万物而不存私,最为正直。然而它却因物顺物,不与物争,好似受委屈一样。
天地间飞禽走兽,品物万类,千姿百态,精巧无比,它们无不由“道”雕琢而成。然而“道”无为无造,好似笨拙者一样。天道运行,四时成序,寒署往来,昼夜交替,极有规律,一清二楚,然而它却一言不发。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与热即阴与阳,它们是两种相反的能量,阳动阴静,作用功能截然相反。
然而,人急走或奔跑可以战胜寒冷,安静下来则可以克服暑热。
由此可知,阴阳二端,各有所偏,相胜相负,皆非大中至正的自然真一妙道。只有清静无为的虚无大道,体性圆满,中正不偏,是谓天下之正道。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解:“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恬淡无为的自然之道行于天下,各国必安守本分,无争无战,和平相处,马亦守其本份,事农耕田,引重致远,为正常的人生效力。
天下无此无为之道,人失其常,物弃其份,各国必争城掠地,互相攻伐,互相残杀,战火不息,马亦弃份,长年作战于郊外。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所有这些兴兵动战、伤残百姓的罪恶,皆由私欲过甚、贪得无厌引起。因而,灾祸没有大于不知止足的,罪过没有大于贪得无厌的。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所以,只有具有知足之心的人,才会经常感到满足,而不去侵夺别人,避免咎祸和罪过。 
第四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解:“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道”大无不包,细无不入,不能用形名色象论比。就因为道大,才不能以具体的形象事物论比。如有形象比拟,就成为一个具体的事物了,那“道”就细小了。
“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内含着三宝:其一是仁慈。天地万物皆在道的慈爱中生长。其二是俭约。不造作,不妄为,清静、自然、无为。顺乎天,应乎人,任物自然。其三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谦退处下。不以机诈、强暴炫示于事物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道”本无为,自然于万物慈,天下事物无不归服于仁慈。以此可不战而胜,不攻而克。道本俭约而无奢侈不节之兆,天地万物皆在无为、俭约中自化,它广大悉备,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江海处下能为百谷王”,“无名之朴”虽不当器用,但众“器”皆由朴而出,故称“众器之长”。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项羽勇冠三军,气吞山河,并非不勇。然而,终败亡于乌江。秦始皇筑长城,非不坚固,然而,子婴自降于刘邦,皆因无德所致。这就突出了一个“慈”字,人能体无为之道,怀仁慈之德,天道的运行之序是救助慈善的,并以慈善卫护谦退的。体恤百姓,慈爱万物,以此行于天下,则战必胜,守必固。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常人为学,旨在积累知识,日积月累,其知识量亦日益俱增,乃至博学多才。
与此相反,修道的人则在不断地剔除杂念,减少思虑,以至达到一念不起、性体圆明、自然无为之境界。达此境界,则心若明镜,亦若皓月,对天地万物的微妙玄理,无不洞观普照。
“取天下常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同样道理,治理天下的君王,仍须以“无为”为本,少私寡欲,不施苛政,不动兵戈,持以无事。若贪欲过甚,妄施机诈,乱施淫威,压迫人民,则必遭人民反抗,天下纷乱,难以治理。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注解:“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有“道”的圣人,他们无私无偏,不固执个人之见;他们大公无私,不贪名利,而以百姓之心为己之心,以万民利益为至上,能热爱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万民百姓,善良的人,我以善心对待之,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心对待之。这样,可使不善者转变为善者,使人们同归于善。对于信实之人,我以诚信之心对待之,对于不信实的人,我也以诚信之心对待之,使不信实的人,转变为信实之人,使大家同归于忠诚信实。
“圣人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惵惵”是恐惧。
圣人在天下处处谦虚谨慎,含藏内敛,不露锋芒,与万民和光同尘,不论尊卑,不分贵贱,对大家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其心与万民之心浑为一体。
常人多专注于耳目之见闻,限于个人之利益。圣人之心则如初生婴儿之心。洁白纯素,无私无欲,无执无偏,天性浑然纯全。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注解:“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生为出,死去为入。生来死去,新陈代谢,乃自然之规律。然而,人生死大致分三种情况:
一、顺自然而生息,无病无灾,享尽天年而亡的,十分中约有三分。
二、因先天不足,体质较差或生病伤残而未尽天年,中途夭亡的,约占十分之三。
三、因恣情纵欲,贪色好酒,追名逐利,生活奢侈,享受过甚,贪生过厚而夭亡的,亦占十分之三。这第三类条件优越而夭亡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生活条件太优厚了。
古代帝王生活条件最为优厚,而大都短命,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闻知精于养生之道的人,十分中只有一分。他们恬淡无为,少私寡欲,心地善良,体性圆明,物我一体,无所不容,大慈大悲,毫无恶念。由于他们德行极高,且有善良的精神信息感应于外,或因炼功已达上乘功夫,具有某种特异功能可以控制身外生命的意念及行为,因而,他们能陆行不与兕虎遭遇,入军不被甲兵所伤。所以,兕牛用不上它的角,猛虎用不上它的爪,甲兵用不上它的刃。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没有致死的地方。
有的住在深山密林中,功夫很深的人,终年与野兽打交道,但从未受伤残。
据《楼观先师碑石》载:魏废帝时,有张法乐隐居耿谷,乐道忘怀,尝有猛虎造室,恬然不顾,亦不加害,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
魏文帝时,真人陈宝炽,密行于楼观,抱负弘阔,人莫能窥,出入山间,时见白虎驯逐,因此文帝招访治理之道,并问驯虎之术,对曰:“抚我则厚,虎犹民也;虐我则怨,民犹虎也,何术之有?”
自原始时代,人心淳朴,性体清静,无念无欲,人与兽同居而互属相助,人无猎兽害命之心,兽亦无反伤人之举。次后由于人的情欲动、贪心起,欲猎兽以满口福,于是,禽兽与人结下了不可解的怨雠,故始有人害兽而兽伤人往还之报。这是一种精神信息的感应现象,并无神秘之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文化联合网 ( 陇ICP备2020003885号-1 )

联系电话:18293869981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砚房背后6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02 法律顾问:辅德律师事务所

Powered by 非凡网络科技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非凡网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