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联合网 门户 教育频道 查看内容

【教学风采】教育者的敬畏

2017-7-12 16:29| 发布者: 安于现状| 查看: 402| 评论: 0|原作者: 李佳佳

摘要: 文化联合网,【教学风采】教育者的敬畏
       教育是一场负重前行,也是深埋在教育者心中的火种,参悟到教育本质的教育者会因心存敬畏而对教育心颤焦灼,孜孜以求。只有理解教育真谛的人才能在教育中流露出对教育的敬畏,只有敬畏教育,才懂得教育的庄重与神圣,才懂得教育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事业;只有敬畏教育,才能使自己努力争取去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需要更多对教育敬畏的人,因为,现代教育新的曙光将会在教育者的敬畏中绽放出来,人类的教育事业也将在真正教育者的双手中开启新的纪元。本期,我们谈谈教育者的敬畏,希望诸位教师在敬畏中不断的感悟教育的真谛,在奔向未来的出口,以敬畏之心和教育情怀作为勇气和力量的源泉,不断前行!
 
    一、何为敬畏
    1敬畏就是敬重畏惧
   “敬畏”就是“既敬重又畏惧”。这是人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它囊括了“敬”与“畏”的双重情感内涵:“敬”是指恭敬、敬重、彬彬有礼,“畏”是指惧怕、畏怯、战战兢兢。在这里,“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追求,是对事物人格化的一种尊重;“畏”,是一种行为的警示界限,是一种对自身言行的自律,是一种对萌生不规行为的自我约束。
     2敬畏就是自省觉悟
     敬畏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念、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自省、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忧患、一种睿智、一种敏锐、一种原则、一种觉悟。一句话,“敬畏”就是内在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的自然外化。“敬畏”,这是一个状态的两面,敬对内心,畏对外部;但这个畏不是“怕”而是一种清晰认知后的震惊、尊重和自持的心理状态,是和敬融合在一起的“惊——敬——信”一体的东西;而“敬畏”里的敬也是面向人类内心那种万象森严,持有的一样的心理状态。
    3敬畏不是粗暴和强制后的害怕
    粗暴和强制换来的害怕不是敬畏,敬畏之敬,含有尊敬、信服的意思,前提是“敬”,然后让对方“畏”,这样,敬畏方显得合情合理。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强迫孩子乖乖听话“,因为孩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有各自的思想,孩子是自由流动的,强制其实就是对这种自由流动的制冷而希冀凝结,这种呆板的凝结是一种束缚,束缚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喜欢的。所以,强制永远无法取得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
     4敬畏源自信仰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朱熹说:“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古人所言,敬畏意指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敬畏之心源自于人的信仰,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能既敬重又畏惧,才会有坚定的信仰,才会知道什么可为而什么不可为。
    二、敬畏教育
    教育的价值是基于知识传承和人格塑造,敬畏教育,表示的是人们自觉认识到自己对教育的无知;教育的过程是对生命的礼赞,只有敬畏教育,才懂得教育的庄重与神圣。教育家朱清时说“敬畏教育,教育像我们的母亲,我们都是教育生出来的,要敬畏她”。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在儿童的心灵上播撒正义、理性、智慧的种子,使得人类的美好生活理想如涓涓流水永远流淌。
    1教育关乎民族发展
教育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文明的发展总是以教育的发展为前提,古今中外,社会兴衰弛废,都与教育密切相关。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每个人都应该敬畏教育。国家发展与教育高度黏合,只有对教育心存敬畏,国家、民族才能有发展、有进步;只有尊重教育,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是教育发展以至民族文化振兴的理性前提。
    2教育涉及千家万户
教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千秋万代,需要教育者常存敬畏之心。身为教育人,教师今天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关系着孩子的明天和家庭的未来,怎能不心生敬畏?只有敬畏教育,教师才能守师魂、重师德、强师能、尊师道、尽师责、播师爱、塑师风;只有敬畏教育,教师才能拥有积极向上的力量,才会在教育人生之路上走得快、行得远。
    3教育直达宇宙真理
教育使人超越了物质世界走向了精神世界,使人从凡俗走向高雅、从技术走向思想、从混沌走向了文明,如此境界下的教育就担负起了承接人类文明的重担。想到这一点,教育怎么不让人敬畏呢!敬畏教育,就是敬畏亘古不变的真理,敬畏人类千百年积累的智慧和经验;敬畏教育,就是打开一扇面向天空和宇宙的窗户;敬畏教育,就是敬畏良知,教育的良知存在于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之中。敬畏教育,就是对教育抱有希望和理想,也是对人生抱有希望和理想。
    4教育使人成其为人
教育是一项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走向高尚、智慧、成熟、理性、文明的事业。对于被教育者而言,教育能使其成为真正的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明白人生的真谛。通过教育,学生可逐步明白天地人之道,从中找到人之为人的尊严。教育事业所承担的“使人成为人”的特殊使命和职责,只有以敬畏、尊重、爱护的感情和态度认真地理解教育、尊重教育,才能真正让人们享受到教育可能创造的文明和美好生活。
     三、敬畏课堂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为所有的教育人所敬畏。教师的有效生命主要表现为课堂生命,教师的生命质量主要表现为课堂质量。课堂里孩子们的才情、才智、才思,令许多教师叹服。课堂中的发现、智慧与真理无处不在,有时就在孩子们的手中。课堂是产生奇迹的地方,而教师只是见证奇迹的那个人。教师要敬畏课堂,因为课堂是梦想生长的土壤;教师要敬畏课堂,因为课堂是传递真理的殿堂……
     1、敬畏课堂就是敬畏教师职业

教师的职业主阵地是课堂,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地方也是课堂。因此,敬畏课堂就是对职业的敬畏,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要把上课当成大事,容不得马虎,更不能应付,再熟的内容课前都要重新准备,精心设计,心生敬畏而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教师敬畏课堂,才会在课堂上激情四溢,想法设法优化课堂教学,才会激发自身的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
     2、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是学生成人、迈向人生的第一步。课堂产不多占据了人生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课堂不仅是教师绽放生命之花的场所,更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积蓄力气、迸发青春之花的最宝贵时间。人最宝贵的是自己的生命,生命在时间中度过。教师敬畏课堂,才能立足于根本、用心于根本、着力于根本,才会抓到教育教学的真谛。反之,必将误人子弟,迷失了自己。
     3、课堂是传道授业的神圣殿堂

课堂是洗礼灵魂、交流思想、树立信仰、丰富精神世界的殿堂。通过课堂使学生内心充实、自信,精神纯粹、清新。课堂使学生知书达礼、遵守规矩,课堂使学生求知若渴、聪明智慧。教师要敬畏课堂,因为教师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动作,每一种眼神,无不渗透着着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种,师者的爱意,智者的睿智;因为课堂是教师传道的圣地,是教师用圣洁的灵魂摇动一个个灵魂,用一棵树摇动一片树,用一朵云推动一片云。
     4、课堂是可逆转的演绎

课堂不能再重新来过,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处教学细节的处理,对学生,对教师自己,都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演绎。窦桂梅老师说过,上好课是最大的师德。作为一名教师,唯有本着对课堂的敬畏,用心备好每堂课,上好每堂课,才不会耽误学生,让自己留下太多遗憾。敬畏课堂就是敬畏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应该怀着对课堂的敬畏,以虔诚之心理,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进入神圣的殿堂前的一切准备。
教师对课堂的敬畏要从学会敬畏课堂中的孩子开始,因为孩子一些真知灼见远超乎教师的想象,甚至让我们迷惑于“到底是教师的课堂改变了孩子,还是孩子的课堂改变了教师?”所以,教师有敬畏之心,只有敬畏孩子的智慧,才能收获智慧;只有敬畏孩子的能力,才能成就孩子的能力;只有敬畏孩子的发现,才能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发现;只有敬畏课堂,教师才能去热爱,去追寻,去播种。
     敬畏学生
     敬畏向来是一个神圣的字眼,是修养的体现,更是优秀教师应该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教师应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在与学生互敬互畏、师生相长的职业劳动中领略无穷乐趣,谱写和谐发展的成长之歌;教师应常怀敬畏之心,努力适应学生对教师的需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才能帮助自己体验成功,更多地享受教师的幸福人生。
     1、敬畏学生就是敬畏生命
     生命是自然的精华,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体,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智慧、有个性、有灵气,教育者应该把每个学生视为生命,教师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真正热爱每个孩子,理解他,与他沟通,将他与某种工具、某种物件或机器区分开来。教师如果不能敬畏生命,那教师就主动放弃了为师的幸福。恭敬而虔诚地对待生命,不要去践踏、折磨、摧残生命,这样的教师功德无量。
     2、学生成就了教师的人生
      教育上向来有教学相长一说,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情感升华也须臾离不了学生的默默支持与坚强托举。所以,教师更应当对学生怀有敬畏之心,应该以十分的敬重与谨慎之心来面对学生。正是许多问题学生或学生问题才成就了老师的优秀,所以,教师其实是在学生身上才学会怎样当好教师的。因此,教师更应当对学生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努力改变自己去适应学生对教师的需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才能帮助自己体验成功,更多地享受教师的幸福人生。
     3、学生未必不如老师
     学生比教师更有朝气,更有活力,也更有创造力。韩愈早就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现在的孩子:知识广博,思维敏捷,能力超群,爱老师更爱真理,相信老师更相信自己。很多东西,学生耳熟能详,教师却一无所知,就算在本学科中,教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好。《语感论》上说:“作为心灵,教师未必比学生高尚;作为人,教师未必比学生高贵;作为读写听说的语言主体,教师也未必比学生高明。”
     4、学生的将来不可限量
     今天的孩子,就是祖国和家庭明天的希望,教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千万别小看了学生,在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瓦特”,在你的教鞭下或许有“牛顿”,教师轻率的判断,可能会掩盖学生的好奇和想象;教师过分的呵斥,可能会埋葬学生创造的火花;教师态度的随意,可能会放纵孩子的恶习。新加坡教育部颁给校长的委任状上说“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和培育,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和有用的公民。”
     5、教育的失误无法补救
      教育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由于时间的不可逆转性,这种失误几乎无法补救。即使汲取教训,亡羊补牢,但是,对于已经过去的学生,这样的补救没有任何价值。对具体的学生而言,教师付出的是职业时间,而学生付出的却是生命时间。误谷误一季,误人误一生。所以,教师需要敬畏学生,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并践行教师的职业精神,要有为学生生命奠基的使命感,为学生生命成长添砖加瓦的成就感,为学生失败刻骨铭心的负罪感,这是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敬畏学生,是教师必备的从业心态和操守。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几乎就是教师职业成功的前提。敬畏学生,敬畏一份美好的情愫,敬畏对学生的责任感,维护一份职业的神圣使命,如此,教师才能自觉地维护它和成就它,才能把职业换算成事业,并在事业中成就教师的幸福人生。
      近代西方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敬畏是我们真诚对待这个世界唯一正确的态度。教育者的敬畏是理智而崇高的,那些无邪的眼睛远比苍茫的宇宙真实得多。教育者的敬畏到了什么高度,他的教育智慧就可能达到什么高度。所以,教育目的要在敬畏中发现,教育的内容要在敬畏中选择,教育的技巧要在敬畏中表达。因为敬畏,才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因为敬畏,才能坚定不移地守护教育的品格和精神;因为敬畏,才走进教育博大的情怀;因为敬畏,教育者们才向人类的未来送去早晨的清风和春天的细雨,将教育的田野灌溉成一片美丽的花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文化联合网 ( 陇ICP备2020003885号-1 )

联系电话:18293869981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砚房背后6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02 法律顾问:辅德律师事务所

Powered by 非凡网络科技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非凡网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