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联合网 门户 文化频道 祖脉文化 祭文 查看内容

甘肃古代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2017-6-30 14: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95| 评论: 0|原作者: 李佳佳

摘要: 甘肃古代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王巍 【编者按】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甘肃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这个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战略平台在历 ...
甘肃古代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王巍
     【编者按】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甘肃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这个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战略平台在历史学、考古学、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研究领域引起热烈反响,西北师范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纷纷成立。众所周知,甘肃历史文化悠久、类型多样、底蕴厚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甘肃还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历史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具有源头性、开放性﹑多元性﹑过渡性等特色,是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典型标志。“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在推进“彰显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文化基地”建设及推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转型崛起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attach]1600[/attach]
    武威出土汉《王杖诏书令》册
     [attach]1601[/attach]
     敦煌莫高窟九层楼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区,狭长的地域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在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文明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黄河上游地区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
     西北地区最早的农耕文化——大地湾一期文化。在甘肃东部到陕西关中地区,距今约7000年前后,分布着一支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大地湾一期文化”。这是迄今这一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文化的先民们已经能够种植粟和黍,但狩猎和采集仍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已经定居生活,形成了由若干家族构成的村落,已经能够制作较为精致的陶器和磨制的石质和骨质生产工具。大地湾一期文化为下一阶段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中国史前时期最早的殿堂建筑——大地湾晚期文化901号大型建筑。在大地湾遗址,出土了一座形状特别的建筑基址。它建在地面之上,是由主体建筑和位于其两侧的附属建筑构成的殿堂式建筑。这种建筑格局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王朝宫殿的基本格局,也就是由主殿、两侧的配殿和门墅组成的四合院式的建筑。大地湾遗址发现的这座殿堂式建筑虽然规模还不太大,但却是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此类建筑。这种格局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开始出现贵贱、贫富的分化是密切相关的,是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
     中国史前最为精美和繁盛的彩陶艺术——马家窑文化系统的彩陶。甘肃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以临洮县马家窑遗址命名的马家窑文化。该文化的年代大约在距今5000到4000年之间,其最具特色的是彩陶的兴盛。在将陶器制成坯料、入窑烧制之前,人们在陶器的表面用特殊的颜料绘出各种圆弧和曲线的图案,烧制后在表面形成精美的图案。有些还在陶器的内壁也施以彩绘。与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及辽西地区等地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中的彩陶在陶器的某一部位施彩不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则是在陶器的表面通体施以彩绘,所以显得格外美观。
      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2013-04-11 09:34:2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查看评论
      迄今中国年代最早的铜器——探讨中国冶金术起源的重要区域。冶金术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尤其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进步。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器都是在西北地区出土的。甘肃省东乡林家遗址出土的铜刀就是其中的一件,这件铜刀成分为红铜,系锻造制成,出土于马家窑文化的遗存中,年代约在距今5000年,表明当时已经开始使用铜器。最近几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专家在甘肃中部的张掖、武威一带,发现多处史前时期铜矿的线索,并发现与冶炼和制作铜器有关的遗迹,从而表明,甘肃地区可能是我国境内较早开始从事冶金生产的地区,也是探讨我国冶金术起源的重要对象。
      黄河上游地区初期文明的形成——齐家文化。距今4000到3500年,甘肃东部地区分布着齐家文化。这时齐家文化的先民已经具有经营较为发达的旱作农业经验,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冶金术,出土了我国境内年代最早的铜镜。尤为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社会分化已经相当严重。其表现是,出现了面积在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中心性聚落和规模大、随葬品丰富的权贵墓葬,出现了独具特色、制作精致、表明等级身份的特殊器具——玉器,出现了明显的阶层分化。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时期的甘肃东部及其邻近地区已经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已经跨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
      从农耕文化到农牧混合文化的转变——羌戎族团。在距今约3500年前后,甘肃东部的文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曾盛极一时的齐家文化由盛转衰,继之而起的是火烧沟文化及年代稍晚的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这些文化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无论是陶器的质地、形状,还是生产工具以及经济形态,都与齐家文化的面貌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文化的墓葬中大都出土了牛、羊的骨骼,可知当时流行殉牲。该习俗的出现,与当时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家畜饲养所占比重的增加不无关系。
      长期以来,在学术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都是游牧文化。但是笔者和同事们前几年在青海西宁附近的互助县丰台甲遗址发现了寺洼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经过小面积的试掘,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炭化麦粒,表明该文化的人们也从事农业生产,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聚集,其经济形态绝不是游牧,而是农业和畜牧兼营。
     关于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的族属,学术界都认为是羌戎集团。这些文化中,既有强烈的自身文化特色,又可以看到中原商周王朝文化的一些因素,例如,在贵族的墓葬中,常可见到作为中原商周王朝重要发明和文化特色的青铜容器。春秋时期,甘肃省东部成为秦人的势力范围。近年,在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发现了春秋早期秦人的城址,城内发现多处大型宫殿基址和大型贵族墓及埋放着成组的编钟、编磬的乐器坑。在甘肃省中部张家川县的马家塬,发现了3座战国时期西戎高级贵族的墓葬。墓葬的形制结构独特,与中原地区在贵族的墓葬旁设置埋放车马的车马坑的习俗不同,这3座墓葬是将墓道、墓室和放置车子的车坑集于一体。与中原地区的车子多仅涂红漆为装饰不同,这里的车子用薄薄的金箔或银箔及铜花片为装饰,并出土有欧亚草原文化风格的动物装饰。同时,又有秦人文化的标志性器物——茧形壶。可以看出,战国时期,这一带是西戎集团的分布中心区,其文化保留着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又接受了秦文化的强烈影响。
      黄河上游地区史前文化及文明化进程的特色
      文化特色鲜明。从距今7000年前后的大地湾一期文化,到距今5500年前后的最早的殿堂式建筑和5000年前后马家窑文化艳丽的彩陶,再到距今4000年前后齐家文化发达的玉器和在我国境内出现较早的冶金术,以及距今3000年,兼营农业和畜牧、具有欧亚草原文化特色的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富于动物风格装饰的羌戎文化等,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百花园中一朵朵奇葩,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宝库增添了光彩。
      和中原地区关系相当密切。甘肃省尤其是其东部地区与陕西关中地区相邻,自史前时期以来,该地区的古代文化就通过关中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古代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大地湾一期文化本身分布就涵盖了甘肃东部和陕西关中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就是接受了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彩陶的影响而形成的。
      连接中原与欧亚大陆的文化通道。由于甘肃位于连接黄河中游和黄河上游地区的交接地带,又是我国内地与欧亚大陆中亚地区相接的地带,因此,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原地区和欧亚大陆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冶金术、绵羊、黄牛、小麦等极有可能就是通过这个通道从西向东传入中原地区的,我国古代的丝绸、五铢钱、铜镜等,也是通过这个通道向西传播的。在我国古代,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最为重要的通道,为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促进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QQ|手机版|小黑屋|文化联合网 ( 陇ICP备2020003885号-1 )

联系电话:18293869981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砚房背后6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02 法律顾问:辅德律师事务所

Powered by 非凡网络科技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非凡网络

返回顶部